今天(8月30日),中国银保监会于官网发布《关于完善人身保险业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形成机制及调整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宣布进一步完善人身保险业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形成机制,并决定对部分类型人身险产品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进行调整。
根据《通知》,2013年8月5日及以后签发的普通型养老年金或10年以上的普通型长期年金,将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上限由年复利4.025%和预定利率的小者调整为年复利3.5%和预定利率的小者,其他险种的评估利率要求维持不变。
这意味着,以后,保险公司开发设计的普通型养老年金或10年以上的普通型长期年金一旦预定利率一旦超过3.5%就需要经过监管审批,不超3.5%的话,只需备案即可,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以前备案与审批的分界线是 4.025%。
媒体评论称,4.025%长期年金险产品或成绝唱。一时之间,网友们陷入震惊+懊丧的情绪中,对年金险产品的讨论也愈发热烈。有网友甚至表示,以后再也买不到好产品了……
关于年金险,喵叔之前也有相关介绍,今天特地分享一篇同业伙伴写的文章,看懂过去,才能看清未来。
本文作者:大鱼Tony,已获原作者授权,如需转载请与原作者联系。
01.潇洒明天
“现在理财保险的 收益太低了,没什么兴趣,我那时候给我儿子买的一款中国人寿的保险,可牛了。20年每年交1000多一点,60年后仅仅返还的收益就有77万呢!累计复利有到8%!”
聊起保险,这位在国企干了多年财务的阿姨给我说道。她所说的这款保险,正是中国人寿20多年前推出的一款产品。名叫“潇洒明天”。“潇洒明天”是中国人寿十多年前的一份产品,是中国人寿推出的第一款针对普通人的个险产品,其本质就是一份增额的终身人寿保险。然而记者在公司网站上并没有看到这款产品的介绍,原来这款产品在1999年就已经停售了。
“潇洒明天”卖得如何?
“刚开始买的人很少,后来随着利率的降低,很多人意识到这款产品的好处,买的人就多起来了!”
销售人员石秀琴在后来接受报纸的采访中说,虽然只有短短的三年时间,但是在她这里购买“潇洒明天”的客户就超过了700人。
“最初很多人都是买一份,后来就是两份、五份的买,还有个老板直接买了50份。”不过虽然买的人很的多,但真正享受到巨大收益的客户却并不多。“刚开始的一批客户有一半左右都是选择了每3年领取生存金,而选择累计的也大多是20年、21年和30年。”
石秀琴说,选择这三个时间的客户最多,所以她记得也最清楚。而选择最高60年的大概只有三四个人。“记得有一个好像是做会计的,他自己计算后说收益不错,于是就定了60年[1]。”
说起当年火爆销售的激情岁月,石秀琴多年后依然记忆犹新。
“潇洒明天 ‘的收益是固定的,而且是累计生息的。从这一点上讲,这款产品不仅是我们公司唯一的,也是所有公司保险产品中唯一的。”
石秀琴说,现在不少客户谈起这款产品,都感慨说买得太少了,现在要找到达到同样收益的产品已经不可能了[1]。
时间拉回到今天的2019,说起年金保险竟然有8%、9%确定收益的产品,很多是从业者都认为不可思议。
然而历史车轮里的1996,正如那股市的沉浮飘渺,年金保险巅峰时刻的背后,必然是也是带着它独有的历史印记。
02.保险春风
回忆起1996年,那会儿家里看好莱坞大片还用的是录像机,我爸的工资也才700多元。当年,中国经济刚刚实现了”软着陆” ,金融体系改革进入探索和转变阶段。中国第一部保险法刚刚颁布不到一年,整个保险行业受到了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如沐春风。
1996年6月14日,泰康人寿在北京成立
后来的保险人眼里的“老五家”的其中两家,新华保险和泰康保险在当年成立。第一家合资险企中宏人寿在上海闪亮登场,拉开了合资险企进军中国的序幕。中国人寿、平安、太平洋等老牌险企招兵买马,大力扩充营销员。保险产品越来越广的逐渐进入老百姓的视野。“潇洒明天” 、“鸿福99” 、”为了明天“等产品都以动辄8%以上的利率打响市场。其底气,就在于当时的一年期存款利率高达10.98%,而这一利率已经保持了将近3年之久了。
不用怕,撸起袖子就是干。
这是当年那些保险产品设计者的普遍心态。初生牛犊不怕虎,当年中国保险还处在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国家给的支持力度大,这批保险产品的设计在今天看来十分大胆。
然而风云突变。很快,国家就认为经济过热、用货膨胀得以控制,物价指数下滑,在1996年,央行逐渐开启了降息的周期。降息之初,很多保险公司的管理人员还洋洋得意。
“这些保险产品长期确定收益的高利率比存银行优势更大了,保险产品的好时候来了” 一名区域销售分管领导得意洋洋的说。
中国人寿1999年在贵州本地报纸上刊登的99鸿福广告【2】
当年的保险从业者由于缺乏实战经验,对金融风险缺乏基本的敬畏。紧接着,央行此后的连续降息超过了所有人的预期,这为保险公司后来的危局埋下了伏笔。
03.八次降息
1997年下半年,亚洲金融风暴来袭。7月2日当天, 泰铢兑换美元的汇率下降了17%,外汇及其他金融市场一片混乱。在泰铢波动的影响下,菲律宾比索、印度尼西亚盾、马来西亚林吉特相继成为国际炒家的攻击对象。到1997年10月,亚洲金融危机进一步蔓延, 国际炒家移师国际金融中心香港, 港股连续暴跌。而此时, 中国大陆的外汇储备已经是世界第二,人民银行外汇管理局手中掌握着1400亿美元的庞大资金。而由于中国内地实行严格的外汇管制,国际炒家无法直接对人民币“卖空”,成功逃过一劫[3]。 然而与此同时,为了 抑制本外币利差,成功捍卫了人民币币值和保证了高增长、低通胀的经济形势。人行将一年期存款利率直接从7.47%下降到5.67%。
1996年的港交所
1998年的中国新年,金融风暴逐渐褪去,国内以房地产为主的内需求疲软,投资低迷。 整个1998年前三季度商品零售物价同比负增长。为拉动内需,刺激经济增长,央行连续三次降息。 一年期存款利率从5.67%下降至3.78%。之后的1999年为继续拉动内需,央行再次降息到2.25%。
短短的3年多时间,中国的一年期利率从最高的10.98%直接降至2.25%!保险公司都傻了眼。卖出去的高利率产品不少是把利率写进了合同,不仅是固定的,好些还会持续几十年,甚至终身,那么该如何收尾?
04.利差损之殇
当时,我国的寿险资金运用主要以银行存款为主,利率下降会导致了保险产品的巨大的收益缺口。2002年第八次降息之后,1年期存款利率掉落至1.98%。当年,我国虽然实现了寿险保费同比增长 61%,保费规模突破2000亿元的神话,但是保险资金运用的收益率却只有3.14%。
90年代大量承保,预定利率在7%-9%的产品依然在大量存续。
怎么办?
2000年的上海陆家嘴
巨大的收益缺口将中国保险业推向了十字路口。
当时的一篇分析报告预测,到2009年中国五大保险公司的利差 损累计将达到3666亿元,偿付能力缺口将达到2699亿元。中国的保险行业面临着巨大隐患[4]。
后来的2009年,在保监会的 一把手开闭门会议,中国平安董事长马明哲的一番话,使得举座皆惊。“他在保监会大吐苦水,说平安的利差有800亿,一下子把所有人都震住了。”一位与会人士回忆说[5]。
面对当年的危机,当年还在中国人寿任职的保险业泰斗万峰这样写到:在竞争中绝大多数公司都把“抢市场、争份额”当作这一时期的主要经营思想和战略目标。围绕这一目标,各家公司都竞相以高预定利率推出自己的产品,以一些不正常的手段去“创造”保费,这些行为都为如今的利差损埋下了隐患,是产生利差损的根本原因[6]。
05.饮鸩止渴
在利率八连降的同时,国家也将人寿保险的预定利率从1997年的8.8%,降到6.5%,5%。
到1999年,保险公司发现情况远比想的严峻。
当年的6月10日,保监会当机立断,发布《关于调整寿险保单预定利率的紧急通知》(保监发[1999]93号),直接把寿险产品的预定利率上限就被牢牢卡在年复利2.5%,并明确支出不得附加利差返还条款[7]。
2.5%,这一卡,就是长达14年之久。
同时,面对巨大的潜在窟窿,中国人寿、平安人寿和太平洋这三家最大的险企也开始寻求自己的解决之道。不约而同地,三家公司都推出了”保险保障低,投资风险部分或全部由投保人承担” 的投资型产品[7]。
“国寿保守,选择了分红险,平安最激进,借助投连;太保则居游,启用万能。不同风险的选择,亦选择了各自的命运,长远而言,这类产品,成为保险行业的一剂毒药。” 陈恳在《迷失的盛宴》一书中如此评论道[8]。
激进的产品,往往卖得最好,靠着风险高,回报也高的投连险,在2001年平安人寿一举超越老大哥中国人寿,成为中国寿险市场份额第一。
老大哥中国人寿也不甘落后,其主打的一款产品国寿鸿泰,其卖点非常突出:保本、免税、可以分红、收益上不封顶,还附加一些寿险责任。事后统计,2002年上半年,这款产品就实现了保费收入340亿。当年靠着这款产品重回老大宝座。
然后,由于销售人员在售卖这些保险的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误导,过分强调收益,而没有充分的揭示产品的风险。甚至有些代理人还宣传,买分红险就是买的公司原始股。然后当投连险收益、分红比预期低很多时,大量的退保和投诉席卷而来,一些产品纷纷被叫停,相关的监管和处罚接踵而至。
不仅如此,那些买了高利率年金险的客户,由于合同规定每年都要兑付高额的利率,一些保险公司想出了奇招,他们以”产品升级”、或者送礼为名,让投保人签下了补充协议。然而当年买这些产品的很多人缺乏基本的金融知识,对自己买的产品认知并不深刻,糊里糊涂就后来去签了补充协议。
他们不知道,自己买的那些产品中,本来的权益可是年化8%、9%,是写进了保单的合同里面,终身复利。结果却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当年的这些处理方式饱受争议,受到了监管的批评,虽然某种意义上对冲掉了部分利差损的包袱,但从长远来看,可以说是一剂毒药,影响了长期保险在消费者心中的信誉和口碑。
06.高盛药方
步入20世纪,中国的保费规模以极高的速度增长,然而利差损的危机依然没有得到全方面的解决。
资料来源:中国保险业2003年经营状况分析[9]
针对利差损的问题,高盛为中国开出了四种药方:国家财政买单、消费者买单、股东买单,或是通过拓宽保险资金投资渠道实现共赢局面[10]。
姜还是老的辣,如今巨头林立的中国保险业,当年依然在蹒跚学步, 精算方面更是经验缺乏。在老道的资本老大哥高盛面前,中国的保险公司像个毛头青的学生。
中国人寿选择了“国家财政买单”模式,和财政部已经设立了一个共同基金,管理剥离出来的旧保单,把包袱留给了母公司和财政部。
而“消费者买单”是日本和香港应对利差损危机时都曾采取的措施。但是,这种方案的风险包括消费者处于被动地位,可能对寿险公司信誉产生质疑。这种方法也就是后来被采纳,至今仍被广为诟病的低利率万能、分红险等。
此外,股东买单和拓宽投资渠道也是后来保险公司积极采取的措施。如今,保险公司的投资标的中,权益类的比例大幅度提升,有利提升了险资的收益率。
2004年,中国平安在香港上市
2003年、2004年、2007年,中国人寿、中国平安、太平洋保险陆续在海内外上市,有力的扩充了资本金。再加上入世以来经济的腾飞,保费规模的高速增长,利差损的巨大包袱总算逐渐得到了化解。
07. 监管松绑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20多年前的利率差事件,是监管层心中挥之不去的梦魇。但十多年间,经济腾飞,物价上涨,预定利率2.5%让保险公司走出了利差损的泥潭,却让老百姓觉得吃了亏。年金保险,也逐渐失去了自己的市场竞争力。
“十几年前看似很好的年金保单,现在取出来,啥都干不了。买的时候工资才几百元,缴的保费是一个月的工资,说的利益金,现在这利益金拿出来能干啥,基本生活都不够”
说起当年在邻居那里买的年金保单,我的一位亲戚曾这样吐槽。
2013,人身险产品高度同质化, 为更好的发展保险业,人身险费率市场化改革终于再次启幕 。 8月份监管规定:2013年8月5日及以后签发的普通型人身保险保单法定评估利率为3.5%。2013年8月5日及以后签发的普通型养老年金或保险期间为10年及以上的其它普通型年金保单,保险公司采用的法定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可适当上浮,上限为4.025%和预定利率的小者[11]。
历年一年期存款利率与寿险预定利率走势
政策一响,黄金万两。
此后的几年, 为抢占市场,很多公司都顺势推出了预定利率达到4.025%产品,爆款一个接一个,开门红的销售风头无两。
08. 消失的4.025?
然而好景不长,新的问题又来了,2018年,全球资本市场遭遇寒冬。前些年大多保险公司每年都能获得5%以上的稳健投资收益,2018年却遭遇重创。中国人寿2018年总投资收益率仅为3.28%,中国平安总投资收益率为3.7%。
新光海航人寿临时负责人万峰,在“2019慧保天下保险大会”上就曾表示:3.3-4.8%的投资回报率,与3.5-4.025%的定价利率之间的区间已经很小,整体看来,目前寿险行业产品定价利率在向上走,而投资回报率在向下走[12]。
反以观往,复以验来。纵观发达国家的利率史,事实也是如此。90年代利差损的阴影,再次浮现。
中国银保监会.2018年
2019年初,阳光人寿报送备案的某养老年金险保险(万能型)最低保证利率为3.5%,突破备案产品监管规定上限,被点名批评[13]。监管悄然叫停了相关产品的备案。
截至文稿时,询问了相关渠道,几款预定利率4.025%或接近4.025%的产品依然在售。然而在险资投资回报不佳的大环境下, 监管悄然叫停预定利率4.025%的相关新产品审批,这被业内人士普遍解读为,释放出强烈的防范利差损风险之意。我的一些精算师朋友也认为,长期年化保证利率3.75%以上的年金产品,预计不久就会被停售。
(来自某寿险公司精算师朋友圈)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监管叫停,在售的产品就显得稀缺。加上2018年全球资产收益率大幅缩水,使得2019年的年金产品的销售非常火爆。一家老牌寿险企业,今年开门红产品依靠就依靠这类年金产品一扫18年的低迷经营,前2个月,保费正增长22%。同样,我们了解到,某家人寿公司的一款预定利率在4.025%的产品,算下来长期IRR复利基本定格到预定利率上限,又是写进合同的确定收益,其销售非常火热,曾多个月霸占一些主流经代渠道的保费规模榜第一。
“以前大家都看不上年金,保费销售前列几乎都是重疾险,然而18年股市下行,各种暴雷也比较多,银行理财、余额宝收益也一直往下,未来这些产品低收益感觉是个常态,理财产品在资管新规后还会净值化,不能说保底。所以这类保底写进合同的年金反而优势很大,卖的很火爆。”
和我聊起年金险,一位经纪公司的销售经理这样说。
然而对于50、60后的监管层来说,面对着未来险企投资收益的不确定性,4.025%的预定利率还是太高了。20多年前的那场利差损危机,依然历历在目。
疑今者,察之古; 不知来者,视之往。
立足当下,全球经济前景并不乐观,利率持续保持低位。我相信,4.025%的预定利率,很快又会成为过去。如同曾经的90年代,带着时代的烙印,作为一个利率浪潮的又一个顶点,被书写进成新的年金历史。
全文完。感谢您的耐心阅读,请顺手点个“在看”吧
参考资料
[1].今日早报. 2010.03.11
[2].贵州政报.1999年11期
[3].孙骁骥. 读史:1997亚洲金融风暴实录. 2018
[4].张玉洁.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互动发展问题研究. 《郑州大学》.2007
[5].欧阳晓红.平安虚惊. 马明哲在保监会吐苦水称利差损800亿. 《经济观察报》.2009
[6].万峰.利差损产生的原因及化解方法.上海保险.2001.04
[7].关于调整寿险保单预定利率的紧急通知.保监发〔1999〕93号. 银保监会
[8].陈恳.迷失的盛宴.2014-8-1
[9].中国保险业2003年经营情况分析.中国保险年鉴编辑部. 2003
[10].Goldman Sachs.《中国保险业———成长前景、创造价值的关键在改革》.2003
[11].中国保监会关于普通型人身保险费率政策改革有关事项的通知. 保监发〔2013〕62号. 银保监会
[12].银保监会叫停3.025%预定利率产品,预警利差损风险?.慧保天下.2019.1.31
[13].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于人身保险产品近期典型问题的通报.银保监办发〔2019〕4号文.银保监会
[14].楼兴望.利差损:寿险的心腹大患.中国保险.2001
[15].兰桂隼.利差损与寿险投资.兰州学报.2003年第六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