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保险就买大公司,大品牌,有保障,你确定?

喵叔有一哥们儿,上个月刚当上奶爸,还是对双胞胎,这两天找喵叔咨询的时候,需求就是“要大家普遍买的,平安、泰康、太平洋,就在这三家买,就信赖大品牌,有保障”,吓得我吃了一惊

这就来到了今天的主题,到了2019年的今天,我们买保险和跟买其他很多东西一样,选择大品牌,大公司的产品就好吗,真的就有保障了吗?

保险有“小公司”吗?

保险公司会垮掉吗?

不同保险公司理赔有区别吗?

买保险怎么选公司?

写在最后

1.保险有“小公司”吗?

首先截个图展示下部分有合作的寿险公司

怎么样,是不是大部分没听说过?没听说过就对了,毕竟对于普通大众来说,对保险公司的了解基本来自于各大媒体,也就是那些比较做广告的公司,比如胡歌、葛优、刘翔正在或以前代言的平安,姚明代言的国寿。但是我们不能说保险公司名气小,实力就不行。

保险行业就没有“小公司”,市面上你能看到的每一家保险公司,背后都得是有给力爸爸才行的:

出“国民医保”尊享e生的众安,背后爸爸是“三马”的支付宝、腾讯、平安。

出爆款重疾“康惠保”的百年人寿,前爸爸是万达,新爸爸是绿城,国内TOP10的房地产企业。

买保险送飞天茅台,出爆款定寿“大麦定寿”的华贵人寿,发起人之一是贵州茅台。

很少有人听说的工银安盛,股东来自宇宙银行工商银行,全球第一安盛保险,全球500强五矿集团。

中国人口14亿,国内保险公司仅仅189家,审核多严格,牌照多难拿,自行感受,简单举例:

百度15年就开始联手高瓴资本号称要10亿成立百安保险,没批。

刘强东吹牛誓要拿到保险牌照,没批,最后花4.83亿,买了安联30%的股份,间接“圆梦”。

所以,你觉得保险有“小公司”吗?

2.保险公司会垮掉吗?

金主爸爸确实厉害,那会不会有些公司赔不起,赔垮掉了呢?

emmm,按照《保险法》89条规定,保险公司是允许倒闭的,不过,截止目前,国内没有任何一家保险公司真正倒闭过,如果真的倒了血霉,公司真的倒闭了怎么办?

别急,《保险法》第92条又有规定:

经营有人寿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被依法撤销或者被依法宣告破产的,其持有的人寿保险合同及责任准备金,必须转让给其他经营有人寿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不能同其他保险公司达成转让协议的,由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指定经营有人寿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接受转让。

或者由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指定接受转让前款规定的人寿保险合同及责任准备金的,应当维护被保险人、受益人的合法权益。

破产了银保监会有破产清算,公开招标,然后把原保单合同,转让给其他保险公司。上面也说了,保险牌照这么难拿,光冲这一点,接盘侠得挤破头。

退一万步讲,真没人接盘,国家会直接指定,确保每一份保单,都能正常理赔!

所以说,放一万个心吧,谁让国家的制度好,完全不用担心。

3.不同保险公司理赔有区别吗?

经常也有朋友在咨询一个问题:

确实也有朋友因为理赔问题选择了“大公司”。

首先,一个保险公司的口碑靠的是什么,理赔、售后对不对?那符合理赔标准的,保险公司肯定不可能以任何理由拒赔!毕竟上面有银保监会在监管着的。

保险理赔的原则是“不惜赔、不错赔、不烂赔”,每个案子都会经过一个严格流程,经过完整的督导和检查,所以所有公司理赔都是一样严格处理,不分公司大小。

上图是2018年的部分公司理赔报告,喵叔按照理赔总额作了区分,大小公司各四家,大家有没有从理赔时效和获赔率看出太大区别呢?你还会担心买了不同公司产品,理赔上区别对待?

4.买保险怎么选公司?

直接说答案,重疾、防癌、定寿、终身寿、部分传统型年金等,不用去考虑公司品牌,更多看的是产品具体条款细则

重疾这类理赔标准基本统一,按照合同上走,公司再大条款没写的责任,一样是不赔的。传统年金收益确定,利益在合同里,和公司大小,公司挣了多少钱,没任何关系。

当然,现在很多保险公司增值服务不错,比如常见的绿通,养老社区,海外就医资源等,如果在意这类服务,可以考虑公司,当然,溢价能否接受得看你自身。

对于医疗、意外、境外旅游这类,请关注保险公司。

对于普通医疗,理赔差别较大,想要体验好,建议选择大公司的,最好本地有服务机构的,比如平安的医疗理赔速度确实挺快;百万医疗也建议选择较大公司的产品,毕竟是一年期,除开各种调整不说,还可能各种花式停售,这一块,可以考虑平安这类或者专注与百万医疗的众安;至于高端医疗,国内很少公司可以售卖高端医疗,一般采用的是国外的服务商,比如bupa、msh,这类属于真正讲究服务的医疗险,接触的也不会太多。

对于意外险主要也是涉及意外医疗这块,理由和普通医疗一样,境外旅游险,喵叔在《2块钱旅游险保驾护航,五一出行放心浪》也有讲过,境外的更多考虑是保险公司及配套的紧急救援服务,看美亚、安联、史带、安盛就好,毕竟都有自家的救援机构,国内保险公司就算了~

总之一句话,理赔频率不高这类,看条款细则,责任比公司重要,理赔频率较高的产品,服务非常重要!

5.写在最后

购买保险的时候,我们应该更多的去关注保险产品本身的保障范围、合同条款等,作为一个普通的消费者,我们买保险需要做的就是选择靠谱的产品。

公司再大,发生风险需要理赔的时候,它不会因为是大公司而多赔你一分钱,公司再小,符合合同的理赔条款,一样要赔!

所以,买保险和保险公司大小是没有任何关系的,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才是最重要的。

少儿定期重疾测评,晴天保保能坐上王座?

少儿定期重疾,相比成人,选择还是比较少。长期以来,慧馨安、大黄蜂一直以性价比高,保障极致,成为少儿定期重疾的担当。

后来又有了大黄蜂2号,前十年保额复利增长,很受市场的认可。

这“三足鼎立”的状态没保持多久,最近又杀出了晴天保保,以极低的费率,极高的性价比杀出了一条血路。今天就来对比看看,晴天保保能不能坐上少儿定期重疾的王座。

一、给小孩买定期重疾,究竟哪款?

话不多说,先上大图:

直接说结论:

如果你追求最高性价比,可以考虑晴天保保,保费便宜,保障也很给力。

如果追求长期、多次赔付保障,可以考虑妈咪保贝,可附加重疾2次赔付,而且重疾是不分组,保费也很极致。

如果想要做高保额可以通过多个产品来搭配购买,例如晴天保保+妈咪保贝,重疾保障最多可以做到160 万,而特定重疾更是达到 320 万。

二、产品详细对比

我们买保险,千万不能只看保费,保障才是我们要重点关注的。下面我们就对比一下产品的保障内容。

1、都有保额递增,晴天保保 和 大黄蜂2号 谁更优?

不管从保障还是保费看,晴天保保更有优势。

① 保额递增的责任对比

晴天保保是每2年递增15%,最高可递增至75%;大黄蜂2号是每年递增5%,最高可递增至75%。相差不大,晴天保保略胜一些。

举个例子:

0岁的小明分别买了一份50万保额的晴天保保和大黄蜂2号,在15岁的时候发生了严重癫痫,达到重疾理赔标准,能拿到的赔付金分别是:晴天保保 87.5万,大黄蜂2号 81万。

② 少儿特定重疾保障对比

晴天保保的特定重疾有15种,病种比大黄蜂更多。而且晴天保保的特定疾病翻倍赔付的保障是持续整个保单期间都有效的,大黄蜂2号只在未成年期有效,晴天保保更优。

③ 晴天保保含中症责任,保障加量不加价

晴天保保比大黄蜂2号多了中症责任,保费还便宜6%左右,性价比更极致。

④ 晴天保保的忠诚客户权益,也是它的加分项。

受预算等限制,很多爸妈会考虑给孩子买一份定期重疾即可,等孩子大了再自己买。但又很担忧一个问题:万一孩子在这30年间,没患重疾,但患一些小毛病,比如乙肝,甲状腺结节,高血压啥的……不满足健康告知,买不了终身重疾险咋办?

晴天保保可以堵上了这个漏洞,它有一个忠诚客户权益,可以在孩子的保单满期后,免健康告知投保瑞泰的其中重疾产品,解决小朋友因健康问题不能再投保的忧虑。

总结起来,晴天保保完全可以KO掉大黄蜂2号。

2、都有忠诚客户权益,晴天保保 和 小佩奇 谁更好?

 

从保障内容来看:

① 晴天保保比小佩奇多了中症责任,重疾保额递增这两项保障,而且轻症赔付次数多了一次。

② 小佩奇在少儿特定重疾方面比晴天保保多赔付了2次。

我认为,晴天保保更优秀。小孩患重疾的概率很低,更别说在20年或30年的保单年度患多次重疾,概率更低。所以少儿特定重疾多次赔付这个保障,实用性不高。

爸妈给小孩买定期重疾,看中的就是当下保障的充足,首次保障充足很重要。晴天保保保额能递增,更优。

3、晴天保保和妈咪保贝对比,谁更优?

妈咪保贝和晴天保保最大的区别,就是妈咪保贝可以附加重疾二次赔付。

妈咪保贝在选择不附加重疾二次赔付的情况下,两者的形态很相近,我们可以对比看看。

保障上最大的差别,就是晴天保保重疾保额会递增,妈咪保贝的特定重疾种类多了3种,罕见重疾的赔付比例更高。但究竟谁更优秀的呢?

 

晴天保保“保额递增”的责任肯定优于妈咪保贝的“特定重疾翻倍”赔付。虽然这两项责任本质上都是赔付比例增加,但“保额递增”更实用。

晴天保保保100种重疾,就是说这100种重疾的保额都会长大。而妈咪保贝只针对18种特定重疾和5种罕见疾病会翻倍赔付。从概率上来说,一个人患重疾的概率高于患特定重疾,也就是获得递增保额赔付的概率,会大于获得特定重疾翻倍赔付的概率。所以晴天保保在保额递增这点上,比妈咪保贝更实用。

而且晴天保保不也有15种特定重疾翻倍赔嘛,也不差。

在不附加重疾二次赔付,晴天保保和妈咪保贝保费相近,保障更优,肯定选晴天保保。如果看中重疾二次赔付,可以选妈咪保贝。

4、都是少儿单次重疾险,晴天保保 和 慧馨安 谁更好?

 

慧馨安从上市以来,就一直稳坐少儿定期重疾险的王座,但本次还是妥妥被晴天宝宝干掉了。

我们先从保障看:

① 晴天保保,保额会随保单年度递增,既能保证首次赔付的保额够,也能抵御通货膨胀。

② 晴天保保含中症责任,更优。轻症赔付3次,次数更多。

③ 晴天保保的少儿特定疾病翻倍赔付的保障,病种更多。

 

整体来看,慧馨安保费便宜一些,但0岁宝宝买晴天保保,保费比慧馨安还便宜10%左右,保障加量,保费还更便宜。

三、写在最后的话

给小孩买保险,丰俭由你。预算不多,那就先把基础保障做好,买份保20年30年的晴天保保就非常经济实惠了。

已经买了大黄蜂或慧馨安的爸妈,也被急着退保。小孩的重疾险很便宜,再补充多一份晴天保保,做高保额。保险本身就是一个多次完善的过程。

点击图片了解保保

你给孩子买保险花了10000块,而我只花了1000块!

保倍多

有温度的保险公众号,明明白白买保险,不花冤枉钱

当了宝爸以后,确实感觉肩上责任重了不少,孩子的出生,也让我更加关注儿童保障这块,身边也有接触很多父母,初为人父母,总想给孩子最好的一切,面对各种昂贵的消耗品根本不会眨一下眼睛。子女是家庭的情感寄托,对于未知的将来,有些保障父母可以给,有些却是需要借助于保险。

“朋友推荐XX重疾险,保障全赔付高,性价比超高,她给宝宝买了,我也要买!”

“X安代理人说最新的少儿XX福保障全面,啥都保啥都赔,OMG赶紧买买买!!”

“同事给她儿子买了好几份教育金,18岁后能领好多钱呢,给咱宝贝也买几份吧?”

相信这些话不少见吧?各位身边一定有这样的朋友推荐你买XX福或者XX人生吧?

但是!懒猫得提醒大家一句,给孩子买保险之前一定先想好,到底什么样的保障才是适合自家孩子的呢?

先来个反面案例,王女士今年30岁,给自己刚出生半年的小宝投保了少儿XX福保障计划,主险保额51万元,重疾保障50万元,定期寿险20万,长期意外50万元,附加投保人双豁免,则小宝可获得如下保障:重疾50万,包含100类重疾,确诊给付;30类轻症,确诊给付10万*3次;15类少儿特疾50万,确诊给付。恶性肿瘤额外50万*2次。成年身故保障51万,25岁前额外20万定期寿险保障。

划重点,寿险和重疾是共用保额,什么意思?发生重疾赔付50万以后,寿险额度剩下1万······价格是多少我们一起来看看,emm,10716.31毕竟是最久交20年保障终生的,值吗?

X安代理人得跳出来怼我:你懂啥,贵的东西就一个缺点,就是“贵”,便宜的东西就一个优点,就是“便宜”,这句“话术”先放着,回头讲,得跑题了。

3

开始产品推荐之前,还是得给各位宝爸宝妈们强调一件事情:买下面的保险之前,先把孩子的少儿医保买了再说!

懒猫给客户设计方案,强调一点,“大全套”的产品永远不要碰,忽悠你买的代理人直接拉黑,朋友推荐就看这个人情单值不值这个价啦。

根据现行的《中国人身保险业重大疾病经验发生率表(2006-2010)》,看图说话:

以0岁男孩和30岁的成年男子为例:

同期对比来看,10年内,成人得重疾的概率是男孩的6.9倍,20年内是17.6倍,30年内是19.2倍

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统计结果:“儿童期癌症”这一术语通常用于指15岁以下儿童癌症。儿童期癌症相当罕见,仅占癌症总数的0.5%至4.6%*。全世界儿童期癌症总发病率为每100万名儿童50至200例*。

对于儿童来说,存在其他比重大疾病威胁更大的风险: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2016年中国1-59个月儿童死亡原因的前三名分别是:

1. 外伤,死亡率1.2‰;

2. 先天异常,死亡率1.1‰;

3. 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包括肺炎、支气管炎等),死亡率0.9‰。

换言之,这三种风险的保障优先级,也应当高于重大疾病,儿童购买保险的正确顺序应为:

意外险→医疗险→重疾险。

孩子的意外,我们最担心的还是日常室外跑跑跳跳引起外伤、或者是在家不小心撞上磕伤,这类意外买一个包含门诊医疗责任的意外险是最划算的(首选是包含门诊医疗、并且免赔额越低越好、不限社保的意外险)。

这里不得不推荐一款性价比超高的少儿专属意外险:平安小顽童学平险,意外身故&伤残20万,医疗1万含门诊&住院0免赔,报销比例100%,不限社保范围,是的,平安也有良心产品,一年仅需60块

5

0-6岁是宝贝疾病的高发期,医疗险就非常重要了,对于儿童来说医疗险首先考虑的是保额。就拿现在儿童最常见的疾病肺炎来说,花费的费用大概在6000-8000块左右。另外,如果家庭长辈中没人得过什么重疾或者有遗传病,孩子年幼阶段,百万医疗险就暂时不用考虑。购买了少儿医保的前提下,各位父母可以考虑一下小额住院医疗,一般一两万左右,如果家庭情况不同,想给孩子考虑更高额度的医疗保险,也可以多买一份百万医疗,年保费800元左右。保额300万。

住院医疗险推荐少儿万元护,又是平安出品的良心产品,意外身故&伤残10万;意外医疗1万额度0免赔,社保内100%报销;疾病住院1万额度,4岁内500免赔,4岁以上0免赔。价格也非常优秀,一年仅需249元

6

最后是说到重疾险的选择,给孩子买重疾险,有两个误区:带寿险的、带返还的,对于孩子重疾的选择,个人并不是特别推荐终身重疾,对于一般来说,保障20年、30年就完全足够,当然,预算相对充足的可以合理搭配终身和定期重疾。

对于孩子的重疾来说,考虑保额就行,预算范围内,保额越高越好。目前市售比较不错的产品有七八款,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还是得推荐一下“复星妈咪保贝”这款产品,给孩子配置80万的额度,重疾一次赔付80万,中症赔付40万*2次,轻症赔付30%*2,几个月的孩子交20年保障30年,猜猜一年多少钱?688元,此外,还有一个亮点:30年未发生理赔,到期前60天可以免健康告知、免等待期无缝续保同公司成人长期重疾!

到了最后,懒猫建议大家给孩子主要配置两个方面,一个是平安万元护,每年249元,一个是妈咪保贝定期重疾,每年688元,合计937元,1000块不到,就能给孩子构建一个最全面的保障。

懒猫想说,父母给孩子买了保险,其实更重要的是应该给已为人父母的自己构建充足的保障,毕竟你们才是孩子最大的保障和依靠!

对比完产品,心中自知有好坏,但是缓一缓,更重要的是要知道到底买保险保的是什么,毕竟保险的意义更多的是在于你所担负的家庭责任,而不仅仅是风险本身。

保险配置方案本来就不是千篇一律的,不同的人自然有自己的特殊情况和特别要求,本文也只是简单的抛砖引玉,希望我的分享对你有所帮助,有不明白的欢迎大家联系我咨询,顺便请大家看完后别忘了右下角点一下“在看”,觉得本文有用,也记得多多分享文章到朋友圈哦

想买香港保险?先看看两地保险都有哪些差别?

总结一下:

1.香港保险如果等待期内有相关疾病的征兆,即使在等待期外确诊,也是不理赔的。

2.想买香港保险,需要做无限告知并且遵循最高诚信原则。

正好借着这个事,说一说两地保险在投保和监管上的区别。

两地保险对于投保的不同要求

保险业中有两种告知方式:有限告知和无限告知。

内地保险:有限告知,提供健康问卷,问到的答,没有问到的不用答。

有限告知,这个很好理解,我们常见的网销保险都是采用这个形式,一般长这样

明确的询问了部分、症状、疾病,一些概括性的问题上,也规定了时间和范围,比如“2个月内”、“住院超过15天”。

香港保险:无限告知,消费者已知和应知的信息,都要主动告知。

什么是无限告知呢?2016年出版的《保险法原理与案例》(林宝清著)是这么写的:

这是一份香港保险的健康告知

我们可以看到,没有时间、就诊的限制,只要身体有过异常,理论上都是需要告知的。

大家有一些小病小痛,医生通常会说“没有大事,继续观察”。

那这种情况下,到底算不算“其他问题”呢?需不需要告知呢?

像这种情况,内地的《保险法》第六条中明确规定了保险公司的义务:

如果你条款里没说清楚,太概况,太笼统,造成消费者异议没有告知的,你的锅,该赔赔。

《保险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六条

虽然同样是问卷的形式,但香港保险趋近于无限告知,概括性问题太多,且没有相关法条保护。

两年不可抗辩VS最高诚信法则

买保险是第一步,如果双方发生理赔纠纷,要依据什么来处理呢?这就要参照一下两地的监管体系。

内地保险受《保险法》管制,有相应的法律参照;香港没有《保险法》,只有《保险业条例》。

在处理理赔纠纷上,两地的最高原则也各有不同。

内地保险将“两年不可抗辩”作为基本准则;香港保险将“最高诚信法则”作为基本原则。

两年不可抗辩

不可抗辩条款:如果消费者故意或重大过失未如实告知,保险公司得知30天之后必须主动解除合同,如果没有,视为放弃此项权利。

如果合同成立超过两年,保险公司不能以此为由解除合同。

最高诚信法则

香港也有类似的“不可异议条款”,但有“最高诚信法则”限制

喵叔不仅要问,如何定义“欺诈行为”呢?而“重要材料”又是如何界定呢?

宽泛模糊的健康告知+最高诚信法则,如果你买过香港保险,请想想,离“欺诈行为”有多远?

可笑的是,不可抗辩条款的起源,本身就是为了保护消费者、防止保险公司以“消费者对于条款的非专业认知导致的误告、漏告”等理由拒绝赔付。

香港监管体系的这种界定,让这个条款形同虚设,违背初心。

两地监管机构对于消费者的态度

香港监管机构,是把更多的责任推给消费者,你需要详尽的了解哪些需要告知,哪些不需要告知。

内地的监管机构,把更多的责任落实在保险公司身上,保险公司需要明确哪些需要告知,这是保险公司的义务。

如果消费者违反了一些概括性的条款,那错也在保险公司,因为你没明确清楚。(《保险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六条)

喵叔一直认为,不同行业之间是有行业壁垒的,专业的事情应该交给专业的人做。

法律是为了公平和正义,多年以来,法律的代表标志,是一个天平。法律的存在,就是为了公平。

面对需要专业知识的健康告知,更专业的保险公司只需要制定有利于自己的条款;

而消费者呢,却要负担自己的不专业带来的风险和后果。

普通人对于自己身体哪个数据异常、属于哪个器官的问题,挂哪个号都搞不灵清,又如何知道哪些项是“足以影响香港保险承保”的呢?

这个天平的一端,是并不专业的单个消费者,

面对的是专业而庞大的保险公司团队,

喵叔不禁要问,这个天平要如何平衡?监管机构的公信力何在?

傲慢的香港法律与可笑的“最高诚信法则”

把“最高诚信法则”放在保险消费这一行为中,并不公正,有失偏颇!

我作为一个消费者,是想购买服务和保障的。

我买保险,是想转移我的风险。

我是花钱的人,难道还要自学医学和法学,再去花出去这份钱?

保险公司一年盈利数十亿,有那么多的医学专家和法学专家做后盾;

保险公司的每一个工作人员,每天放在保险上的时间都超过8小时。

而我,有正经的工作,即使我勤学苦练,学习保险、了解保险的时间,一天不会超过4个小时。

我花钱,我消费,我还要花时间学习,等我具备了和保险从业者一样的专业知识的时候,我才能放心买保险?

可笑!完全违背了消费的意义,如果买香港保险的消费者要有这样的高要求,那我承认,我不配!

对保险行业的一点期许

喵叔觉得,所有脱离现状、不讲实际情况的法条都很可笑。

如果非要遵循“最高诚信法则”,那前提一定是:

保险公司应该给消费者应有的健康告知/保险条款的培训,统一行业标准,并且给培训过的消费者做问卷,查验收。

要消费者“风险自担”,为诚信负责,那先让人家了解,到底要负担哪些风险!

不管是香港保险还是内地保险

如果没有对保险条款、健康告知、应有风险项的培训,出了保险事故,发现是消费者没告知。

喵叔以为,这不是消费者不诚信,这是保险公司的不诚信,监管机构的不诚信!

监管机构不应该傲慢的不分青红皂白,指责消费者“欺诈”;

而应该督促保险公司,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完善机制和漏洞!

最后,喵叔要说一句,买保险之前,不如扪心自问:

这样的香港保险,你配当它的消费者吗